布雷迪锐评 C 罗雕像:雕塑家该关门歇业?

  • 2025-10-29
  • 1

当 NFL 传奇汤姆・布雷迪在《与 Dude Perfect 同行》播客中笑着抛出那句 “C 罗的雕像堪称史上最糟,雕塑家大概已关门歇业” 时,这个沉睡多年的公共艺术争议瞬间被重新激活。对全球体育迷而言,这不仅是两大传奇跨界的趣味互动,更揭开了公共雕像与名人形象、大众审美之间的复杂羁绊。

布雷迪锐评 C 罗雕像:雕塑家该关门歇业?

故事的起点要回溯到 2014 年的葡萄牙丰沙尔 ——C 罗的故乡。当时 10 英尺高的 C 罗雕像在 CR7 广场揭幕,这位效力于皇马的足坛巨星本应收获家乡的最高致敬,结果雕像因失真的面部轮廓和僵硬的姿态,刚亮相就沦为社交媒体的恶搞素材。更具戏剧性的争议发生在 2017 年,马德拉机场更名仪式上亮相的 C 罗半身铜像,将这场 “雕塑危机” 推向顶峰。自学成才的雕塑家 Emanuel Jorge da Silva Santos,这位渔民的儿子、机场保洁员,本想通过作品展现偶像的标志性微笑,却因夸张的眼神和扭曲的嘴角,被网友调侃为 “《艺术创想》里的泥人”,脱口秀主持人甚至嘲讽 “像是用脚做的”。

布雷迪的调侃并非毫无依据。这座雕像的争议发酵速度堪称现象级:揭幕 24 小时内就涌现上万条恶评,表情包在全球社交平台病毒式传播,连美国《周六夜现场》都专门制作小品嘲讽,当雕像画面出现在屏幕上时,观众未等台词便哄堂大笑。对雕塑家 Emanuel 而言,这场风波近乎毁灭性打击 —— 他鼓起勇气向机场自荐创作,独自完成铜像制作,揭幕时还见证 C 罗微笑致谢,儿子更是得到偶像签名足球,这份荣耀却在舆论风暴中碎成泡影。他的妻子忍不住流泪:“他追逐梦想为何要被如此苛刻?”

但布雷迪 “雕塑家关门歇业” 的猜测,终究停留在调侃层面。这位倔强的马德拉艺术家没有被击垮。在恶评的阴影中沉淀一年后,Emanuel 在 2018 年推出了第二版雕像:收敛了夸张的笑容,以更严肃的轮廓重塑 C 罗形象。“闭着嘴更易被接受,” 他感慨道,“即便只有少数人认可,质疑也能成为力量。” 这份坚持让事件有了温暖的注脚 —— 公共艺术的成败从不是单一维度的评判,背后藏着创作者的热忱与韧性。

有趣的是,布雷迪的锐评自带 “凡尔赛” 底色。就在 2025 年 8 月,新英格兰爱国者为他在吉列体育馆竖立的雕像正式揭幕:12 英尺高的主体连同基座达 17 英尺,精准复刻他持球备战的经典姿态,数字 “17” 更象征其职业生涯斩获的 17 个分区冠军。这座雕像被赞 “形神兼备”,与 C 罗雕像的命运形成鲜明对比。但两位传奇的交集远非雕像之争:2022 年布雷迪专程前往曼联主场观看 C 罗比赛,赛后两人相拥交流的画面,早已印证了 “英雄惜英雄” 的真谛。

beats365,beats365,beats365官方网站,beats365亚洲版官网

这场跨越足坛与橄榄球场的调侃,实则照见了公共艺术的生存困境。正如布雷迪所言:“雕塑作品要么让你一举成名,要么让你身败名裂”。Emanuel 的经历便是缩影:他的创作受制于有限的预算与时间,作品却要承受全球公众的审视 —— 而社交媒体的放大器效应,让任何瑕疵都可能被无限放大。更值得深思的是,这类项目往往裹挟着地方荣誉、商业诉求与审美差异,雕像的成败早已超出艺术本身,成为多方因素交织的结果。

如今,马德拉机场的 C 罗雕像仍在静静矗立,既见证着旅客的驻足拍照,也承载着那场持续多年的讨论。Emanuel 没有关门歇业,他的故事成了公共艺术创作的一则启示录;布雷迪的调侃也未引发敌意,反而让更多人关注到雕像背后的人与故事。当体育传奇与公共艺术以这样的方式碰撞,我们或许能更宽容地看待创作的瑕疵 —— 毕竟在追逐完美的路上,勇气与坚持本身就值得尊重。